縣委各部委,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各開發區管委會,縣政府各部門,各有關預算單位: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及實施條例、《財政部關于推進部門所屬單位預算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地方預決算公開操作規程》和《關于印發遼寧省財政預決算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的通知》等規定,按照市委、市政府對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有關要求,為切實做好2024年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重要性
預算信息公開是政府信息公開的重要內容,是預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要求,是提高預算透明度的重要舉措。做好預算信息公開,有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有利于加強對財政資金的社會監督,提升預算管理水平,有利于促進厲行節約,推動建設陽光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具有重要意義。
二、預算信息公開工作基本原則
1.合法合規。預算信息公開應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
2.真實易懂。預算信息公開內容應當真實準確、簡潔明了、通俗易懂,便于社會公眾獲知。
3.積極穩妥。預算信息公開應統籌規劃,分步驟、分層次、分內容,積極穩妥推進。
三、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具體要求
(一)總體要求
預算信息公開要按照公開的及時性、內容完整性以及細化程度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接受社會監督。
1.明確預算信息公開范圍。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財政撥款的政府預算、各部門預算和部門所屬單位預算均應主動公開預算信息。
2.細化部門預算公開內容。除涉密信息外,預算全部公開到支出功能分類的項級科目,并將預算公開到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要按政府和部門經濟分類公開到款。
3.細化“三公”經費公開內容。所有財政撥款安排的“三公”經費都要詳細公開,并對支出項目增減變化,以及原因作出詳細說明,“公務用車購置和運行費”要細化公開到“公務用車購置費”和“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
4.規范各縣(市)區預算公開工作。統一公開政策、公開要求、公開口徑,依法及時公開政府預算,各使用財政資金的預算部門及部門所屬單位依法及時公開部門預算。
5.設立預算公開統一平臺(專欄)。各級政府和各部門設立統一公開平臺,并設置公開專欄,集中公開政府預算、部門預算及各部門所屬單位預算,方便公眾查閱和監督。對在統一平臺公開預算,應當編制目錄,對公開內容進行分類、分級。
(二)公開主體
政府預算公開由財政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各級財政部門是本級政府預算公開的責任主體。
部門預算公開由各部門組織實施,各部門是本部門預算公開的責任主體,負責本部門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具體實施和政策解釋。
各部門所屬單位的預算公開由單位組織實施,各單位是本單位預算公開的責任主體,負責本單位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具體實施和政策解釋。
(三)公開時間
政府預算(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者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的預算、預算調整的報告及報表)應當在批準后20日(自然日)內由本級政府財政部門向社會公開,并對本級政府財政轉移支付安排情況以及舉借債務情況等重要事項作出說明。
各部門的部門預算(經本級政府財政部門批復的部門預算及報表)應當在批復后20日(自然日)內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并對部門預算、機關運行經費的安排、政府采購情況、績效目標情況等重要事項作出說明。
各部門所屬單位的預算(經本部門批復的單位預算及報表)應當在批復后20日(自然日)內由單位向社會公開,并對單位預算、政府采購情況、績效目標情況等重要事項作出說明。
鼓勵預算公開時間適當提前,原則上在同一天集中公開。
(四)公開形式
縣政府在門戶網站設置統一公開專欄(政府信息公開-法定主動公開內容-預算決算)集中公開,并保持長期公開狀態。各部門有獨立門戶網站的,在門戶網站和縣財政統一公開平臺同步公開部門預算信息,并同時上報縣政府。
(五)公開的主要內容
各部門預算信息公開一般應由預算管理相關文件、部門概況、部門預算批復表、部門預算情況說明和名詞解釋等組成。部門預算公開內容包括部門本級預算和所屬單位預算在內的匯總預算。
(1)預算管理相關文件。主要指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應制定本部門預算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和本部門預算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
(2)部門概況。主要包括部門主要職能,部門所屬預算單位構成等。
(3)部門預算表。主要包括收支預算總表、收入預算總表、支出預算總表、財政撥款收支預算總表、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基本支出表、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支出表、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表、項目支出預算表、支出功能分類預算表、支出經濟分類預算表(政府預算)、支出經濟分類預算表(部門預算)、債務支出預算表、政府采購支出預算表、政府購買服務支出預算表、部門(單位)整體績效目標表、部門預算項目(政策)績效目標表等。
對屬于公開范圍的部門預算表,一是沒有數據的應當列出空表并標注說明。二是各部門可結合本部門實際對模板內容進行細化,但不能隨意刪減。
(4)部門預算情況說明。主要包括2024年部門預算收支增減變化情況說明、“三公”經費預算增減變化及原因進行說明、機關運行經費安排情況說明、政府采購安排情況說明、政府購買服務安排情況說明、國有資本占有使用情況說明、預算績效目標情況說明等。
(5)報表中專業性較強的名詞解釋。“三公”經費預算公開。“三公”經費預算公開主要由“三公”經費預算表和“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情況說明組成。
“三公”經費預算表主要反映一般公共預算“三公”經費預算安排情況,要按總額、因公出國(境)費、公務接待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及公務用車購置費等分項數額公開,并對“三公”經費預算安排、增減變化及原因進行說明。
(六)數據來源
各部門公開的部門預算和“三公”經費數據來源于財政部門批復到各部門的2024年部門預算。
(七)涉密信息處理
各部門應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等法律規定,對涉及國家秘密的內容不予公開,對部分內容涉及國家秘密的,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按下列原則處理:
(1)同一功能分類類級科目下,大部分款級科目涉密的,僅公開到該類級科目。
(2)同一功能分類款級科目下,大部分項級科目涉密的,僅公開到該款級科目。
(3)個別功能分類款級科目或項級科目涉密的,除不公開涉密科目外,同一級次的“其他支出”科目也不公開。
對是否屬于國家秘密不明確的事項,公開主體應上報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認。經保密行政管理部門確認,屬于涉及國家秘密不予公開的事項,公開主體應將確認結果報縣財政局備案。
四、預算信息公開的工作要求
(一)擴大公開范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實施條例》和《財政部關于推進部門所屬單位預算公開工作的指導意見》有關規定,自2021年起,將部門所屬二級預算單位納入預算公開范圍,各部門在做好本部門預算公開的同時,要加強對部門所屬單位預算公開的指導,確保2024年單位預算按要求完成公開。
(二)落實主體責任。各部門及所屬單位應當樹立依法公開觀念,增強主動公開意識,切實履行主動公開義務,認真落實公開主體責任。財政部門負責本級政府預算公開工作,并指導和督促本級各部門及所屬單位和下級政府的預算公開工作,并定期報告公開情況。各部門組織開展本部門及所屬單位預算公開工作,要指導和監督所屬單位做好預算信息公開工作,負責本部門的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的具體實施和政策解釋。
(三)加強監督檢查。本級財政部門將按照“方向明確、過程可控、結果可查、易于監督”的原則,建立健全定期考核機制,逐步提高本地區預算信息公開水平。縣委督查室已將縣直各部門預算信息公開工作納入到縣委及財政收支管理績效考核的范疇之內,對不依法履行公開義務、不按規定公開預算的,依法追究直接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責任,并影響單位目標績效考核等級。
(四)回應社會關切。財政部門要加強政府預算公開過程中的輿情管理,主動回應政府預算公開過程中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及時收集梳理,認真研究處理,解疑釋惑,避免社會誤讀。各部門要對部門預算中專業性較強的名詞進行解釋說明,方便公眾理解,并對部門預算公開過程中社會關注的情況,做好輿論引導工作,主動回應關切。
臺安縣財政局
2024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