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受縣政府委托,現將縣十九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縣政府共承辦縣人大代表建議21件,其中重點督辦8件。縣政府高度重視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始終把辦理好人大建議作為法治政府、責任政府的重要內容,作為了解社情民意、改進工作的重要抓手,主要領導親自推動,分管領導頂格推進,多次調度,確保代表建議有序辦理。目前,21件建議中已完成的有15件,正在實施或列入計劃的有6件。
一、已完成的15件
1.三號建議:王俊寧等7名代表提出“關于清理農村支、斗、農三級溝渠暢通排水防止內澇的建議”。縣水利局已爭取資金290萬元,全縣部門累計清理支、斗、農溝道近300公里。同時將再爭取100萬元對工作開展較好的鎮街給予資金補助支持。此外,縣水利局將進一步加大巡查執法力度,采取有效措施,清除溝道內一切阻水障礙物。
2.四號建議:王俊寧等16名代表提出“關于進一步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力度的建議”。一是加大“三堆”整治力度。今年縣政府先后召開民生項目整治工作推進會議5次,針對環境問題,部署工作、整改問題。縣農居辦根據《各鎮街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考核內容及評分標準》,對各鎮街進行暗訪,將問題形成電子交辦單轉至各鎮街及第三方公司,要求按時完成整改。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出動54401人次,各類挖掘機、清運車7948臺次,清理三堆15429個,清運各類垃圾21599噸。二是提高室內水沖廁所使用率。各鎮街按照戶廁運維實施方案分別成立農村戶廁運維服務隊,縣農業農村局向各鎮街撥付2022年和2023年戶廁運維費46.68萬元。目前1420座問題廁所已整改完成677座,余下743座問題戶廁已經列入“十四五”整改計劃,將按省市統一安排實施整改。
3.六號建議:董志剛等8名代表提出“關于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的建議”。一是維修改造方面。根據公路的建設年限、破損程度等因素上報每年計劃,維修改造里程約80公里。險橋方面,持續監測橋梁的實際使用狀況,一旦發現險情,隨時上報省級部門,經三方鑒定,列入下年度計劃并實施。二是監督養護方面。建立縣域、鄉域、村域三級路長機制。縣級公路日常養護責任主體為縣交通運輸事務中心,鎮街建立農村公路管理辦公室,專人負責所屬區域內農村公路日常養護工作,村級按每村1人或每3-5公里1人,安排專職養護作業人員,定期巡查轄區域內路面病害、橋涵損壞、安全標志丟失損壞等農村公路狀況。
4.七號建議:張寧等4名代表提出“關于加強校園門前交通安全設施建設的建議”。一是補齊標志牌。全縣共有中、小學23所,缺失標志12塊,已于8月底完成整改。目前,所有學校門前均配齊“學校路段”及“限速30標志”,全部完成標識及斑馬線施劃。二是常態護校。針對雨、雪、霧等惡劣天氣,制定應急工作預案。增加護學崗警力,強化對車輛和行人指揮疏導,確保學生和群眾出行安全。三是強化監管。在臨近國省道學校區域增設機動車不禮讓行人、超速等抓拍設備,警示過往車輛減速慢行、文明禮讓。
5.八號建議:姜福忱、常永秋代表提出“關于疫情后加大對中小微企業扶持力度的建議”。一是出臺政策。制定《臺安縣關于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十條政策措施(試行)》,針對中小微企業特點,專項幫扶,疫情后幫扶7家停產企業復工復產,有效保障企業良好運營。二是加強包保。為82戶規上工業企業制定副縣級領導包保名單,實行“一對一”幫扶,對企業包保情況每月統計、每季度調度。三是強化宣傳。開展“送政策進企業”交流會,邀請市工信局中小企業發展科科長、浦發銀行鞍山分行業務部經理、鞍山科技融資擔保公司副總經理等人,為我縣規上企業講解中小企業培育發展、金融融資貸款等方面的惠企政策。同時縣發改局、人社局,積極對接企業,解決資金、人才需求。四是產銷對接。深度融入“雙鞍”融合,神龍騰達從鞍鋼購買熱軋板累計42.5萬噸,占總購買率的50%,源宇化工從鞍鋼購買蒽油累計1200噸,占企業總購買率的50%。
6.九號建議:牛冰、喬妍玲、孫恩偉代表提出“關于推進農村客運公交規范化改造的建議”。一是將班車客運改造成公交客運,改革城鄉客運管理模式,打破城市公交與農村客運二元分割的局面。二是爭取扶持政策,切實落實好農村客運油價補貼政策,對參與農村客運車輛及時、足額發放油價補助資金,確保農村客運“開得通、留得住、能運營”。三是開展打擊非法營運專項行動,規范客運市場經營行為,同時加強對農村客運經營者的督促檢查,對經營者開展培訓,提高自律意識。全年常態化持續開展執法檢查,截至目前,共打擊違法違規車輛30余臺次。
7.十號建議:盧繼榮等4名代表提出“關于在我縣省級以上公路交通路口設置醒目交通標志或斑馬線的建議”。年初以來,積極排查省級以上公路交通路口標志及斑馬線點位12處,無信號燈1處,剩余點位均設立警示標識或斑馬線。針對達牛鎮街面達昌路和興達路十字路口交通事故頻發問題,縣公安局經過現場勘察,投入資金5萬元安裝信號燈,現已完成建設。
8.十一號建議:陳興國、王進代表提出“關于新建臺安縣第二幼兒園的建議”。第二幼兒園新建工程已于今年5月初開工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200萬元,主體工程已基本完成。室內裝飾工程和教學設備采購正在組織招標。工程計劃2024年5月完工,6月1日正式開園。
9.十二號建議:關紅俠、金豐雪代表提出“關于實施縣城無物業老舊小區改造工程的建議”。縣政府高度重視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將其列入年年必抓、必須抓好的實事。2021年以來,全縣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共改造單體樓112棟,惠及小區居民3974戶、12000余人,改造小區建筑面積33.82萬平米。2023年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涉及臺東街道、八角臺街道共17棟樓體,惠及小區居民593戶,改造小區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工程造價1450萬元。工程預計年底前完工。
11.十六號建議:張春鳳、王思佳、范輝代表提出“關于提高青少年身體和心理健康素質的建議”。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持續抓好此項工作。一是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小組,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訓納入教師師資培訓計劃。每學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組織相關公開課、教研活動或提供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優秀案例,引導學生重視心理健康。二是建立青少年學生“一人一檔”心理健康檔案,對有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發現一個干預一個,做到“無一遺漏”。三是通過家長委員會、家訪等多種途徑,了解、反饋學生的心理狀況,幫助家長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長的特點、規律以及教育方法,對家長進行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四是加強思政課教育,充分發揮思政課關鍵作用,開展紅色故事課堂,大力提升育人質量。
12.十七號建議:崔柳代表提出“關于加快臺安縣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建議”。臺安是畜禽養殖大縣,如何建立畜禽養殖糞污資源化利用體系,是一項重要課題。一是縣政府在2018年爭取了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項目建設129家養殖場堆糞場及污水池、8個處理分中心、1個畜禽糞污處理加工中心。項目投產后全縣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2%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有機肥替代化肥的比例達到27%。二是項目建設。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中心于2018年運營生產,對全縣范圍內病死動物豬、牛、羊、雞、鴨等全部無害化處理,有效防止養殖業主隨意丟棄動物尸體。三是強化轉運。制定《臺安縣規范養殖及糞污處理設施方案細則》,采取建立規模養殖場、庭院養殖、村外集中堆糞場,縣畜禽糞污處理中心負責收集轉運工作。截至目前,累計處理全縣糞污105萬噸。
13.十九號建議:郎凱代表提出“關于加強社區工作隊伍建設的建議”。一是提高待遇。從2018年8月1日起提高城市社區工作者生活補貼及繳納基本醫療保險,享受省級補貼450元/月。針對社區正職、社區副職和其他專職3個類別,每月分別提高400元、300元、200元發放薪酬補貼。目前我縣社區工作者扣除四險后正職實發工資2915元,副職實發工資2695元,社區工作者實發工資2270元。二是增加力量。在我縣公開招聘的125名專職網格員中,選拔了87名社區工作者,充實到各社區工作,完成省市要求的每萬名城鎮常住人口擁有社區工作者18人的工作指標。由組織部門牽頭選派了20名優秀干部,到社區擔任“第一書記”,充實社區力量,不斷提高社區服務水平。三是深入減負。制定印發《關于規范村級組織工作事務、機制牌子和證明事項工作的實施方案》,對社區證明事項、工作事務、懸掛牌子、工作機制、小微權利、為民服務、三務公開等8項內容進行了細化明確,建立清單8張,切實把村、社區組織和社區干部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共清理整頓不屬于社區范疇內的工作事項3項,清理不符合要求掛牌59塊。
14.二十號建議:王淞代表提出“關于提升窗口單位政務服務質量的建議”。提升政務服務質量是優化營商環境的一項重要內容。做了如下工作:一是采用“線上+線下”全方位宣傳方式,以政務公開日等重點節點為契機,針對群眾辦理日常涉及業務知識、辦理流程、審批時限,充分利用各單位LED屏進行宣傳。通過“官方網站”“臺安融媒”等渠道宣傳解讀政策,提升政策文件的可讀性和傳播性。二是建立“一窗辦理”制度,有效解決材料全不全的、材料行不行的問題,壓縮辦事群眾排隊時間,實現受理、審核、辦理、出證全部前置到窗口一次完成。三是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容缺受理、告知承諾等相關制度,設立政務用語“紅黑榜”,將政務服務用語規范化,以親民的言語,打造溫馨環境,提升政府形象。
15.二十一號建議:李坤代表提出“關于進一步改善城區供水供暖的建議。一是供水方面。堅持對出廠水、管網水每天進行水色度、渾濁度、微生物等9項指標常規檢測和每月進行兩次19項檢測,每月將水樣送鞍山相關機構檢測,每日向省水質信息網上報日檢結果。已投資19萬元,更換供水車間反沖洗泵3臺,維修管道近50次、更換水表500塊,涉及用戶500余戶。投資50萬,先后對四季花園、龍城花園和金帝一、二、三、四期等居民小區供水管網進行改造。二是供熱方面。縣供熱公司每年組織實施老舊小區供熱管網和相關設施的更新改造,增設小區服務聯系卡,用戶可以隨時撥打24小時免費維修熱線(0412-4802000),為用戶提供上門服務,第一時間對出現問題的管網進行維修,確保用戶的供熱質量。每年供熱期前,在公共場所、微信平臺、電視臺進行供熱知識宣傳。針對部分用戶提出放水加泵等問題,智慧供熱節能改造項目今年已全面實施,其中智慧供熱平臺對用戶室內回水溫度進行實時跟蹤,出現異常情況,系統及時報警,及時處理。
二、正在實施或列入計劃的6件
1.一號建議:張霖輝等5名代表提出“關于加快城區排水系統升級改造的建議”。2023年,排水防澇和雨污分流改造全面啟動,實施2020年、2022年排水防澇續建工程,完成繁榮北大街、政法大街、前進路、人民路等雨污分流工程,布設雨水管線6210米,實現新城區雨污分流率100%。實施城區排水系統升級改造工程,完成了振興路、大慶西路、恩良西路、紅旗路雨污分流改造,布設雨水管線4201米,老城區雨污分流率達50%以上。目前,紅旗路暗渠清淤、大慶西路一體化泵站正在施工中,項目建設周期36個月,預計2025年6月底完工。
2.二號建議:蘇濤等5名代表提出“關于加快推進遼河三道渡改橋項目建設的建議”。臺安縣雙沙線三道渡改橋新建工程項目啟動于2018年,已完成施工、監理招投標工作。截至目前,已簽動遷協議11戶。盤山側已完成地上附屬物的調查工作和土地權屬確認,正在進行征地組卷工作,涉及拆遷戶14戶。下步向省交通運輸廳申請將項目納入遼寧省2024年度計劃,爭取提前開工。
3.五號建議:陳謙等4名代表提出“關于加強我縣基層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建議”。
一是每年在職業健康宣傳周期間,鄉鎮衛生院開展職業病科普宣傳活動。在行政村和社區設立公共衛生委員會,落實公共衛生工作。二是開展健康知識宣傳和健康知識講座,通過宣傳板、宣傳欄和微信等新媒體平臺,大力普及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三是積極謀劃醫共體建設項目,投資5000萬元,以數據建設為基礎,規范接入鄉鎮衛生院、二級醫院的數據資源,實現二級醫院與基層醫院服務流和信息流雙向聯通。建立臨床醫學檢驗、醫學影像診斷、心電診斷、消毒供應等共享中心,推動基層檢查、上級診斷和區域互認,實現技術資源共享。項目計劃2024年1月開工建設,分期投入,預計2025年12月完工。
4.十三號建議:李慶寶、李新豐代表提出“關于加快我縣亞定點醫院建設的建議”。按照國家新冠疫情防控方案要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行“乙類乙管”,不需再建立亞定點醫院。縣政府積極推進恩良醫院急診急救中心綜合樓建設,項目已于今年5月開工,預計2025年8月投入使用。
5.十五號建議:高賢敏等7名代表提出“關于加快實施農村飲用水提質增效工程的建議”。2022年開始,我縣全面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整縣推進項目工程。該項目覆蓋我縣所有鎮街行政村,涉及農村人口約24萬人。該工程建設投資59737.58萬元,其中20%為縣級財政注入資本金,80%為銀行融資貸款或上級補助。農村飲用水提質增效工程確定桓洞鎮三村為試點,已于11月4日開工。項目建成后,實現24小時同源、同水、同質。總工程工期兩年,預計2025年5月完工。
6.十八號建議:吳冰代表提出“關于推進社區養老(愛老)食堂試點建設的建議”。兩個街道目前現有空間難以滿足建設食堂需要。臺東街道準備尋找有資質的企業或經營者,采取合作方式,制定多種方案,有償或無償為居民提供餐食,全力推進此項工作。八角臺街道準備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合作共建等方式,引進優質社會餐飲企業建立社區老年配餐體系,招聘專業管理、食堂工作人員,整合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民非組織、餐飲機構、社工志愿者等各方資源,滿足老人用餐需求。
匯報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