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確保學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預防學生樓梯踩踏事故的發生,結合我縣中小學實際情況,特制定預防學生樓梯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建立學校安全應急處理機制,迅速、及時、積極的開展各項處置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有效保障師生生命安全,切實維護教育穩定和社會安定。
二、預防樓梯擁擠踩踏的主要任務和措施
1、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的防患意識。
結合有關發生在學校樓梯間擁擠而產生的傷害事故例子,對學生開展針對性的安全專題教育,使學生養成相互禮讓、遵守秩序的良好習慣,養成過樓梯和走廊要輕步慢行、靠右走、不擁擠的良好習慣,掌握防止踩踏擠壓及遇到危險情況下自護自救的基本常識等,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救能力。
2、采取切實有效的防范措施,堅決遏制事故發生。
(1)明確各部門及老師的樓道安全防范的職責:
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要不定期地開展對樓道、樓梯設備設施的專項檢查,采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各學校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一是安排作息時間時,課間要留有足夠的時間;二是教師上課時,對要求上廁所的學生應予允許;三是專用教室上課的老師須到任教的班級教室里帶學生和送學生。
利用集體廣播讓全體學生明確不同活動行走的線路及經過的哪些樓道,如:出操、升旗儀式、上專用室上課、(中午、傍晚、晚上)放學、社會實踐活動等等,向學生強調上下樓梯的速度要適當,前后須保持一定的距離,且須靠右行。值周、值日老師要做好檢查,隨時注意學生課間活動的安全。
學生參加集會、做操及學校組織的集體活動時,必須由正副班主任帶隊按照規定路線行走;規模較大的小學中午、下午放學時必須由班主任老師親自帶領學生出樓門、校門。規模較大的中學中午、下午放學要有值日教師引導學生出樓門。
(2)制定學生疏散預案。
課間值日教師要對學生上下樓梯故意打鬧等不良現象給予制止,防止擁擠堵塞現象的發生。
上課期間,教學樓的所有大小門都要打開,一旦發生擁擠踩踏,便于及時有效地疏散。
(3)人員密集場所如教室、宿舍的安全出口都要有應急疏散標志。
三、組織機構及職責
1、教育局成立防踩踏事故應急領導小組
組 長: 洪振勇
副組長:趙所庫 張 超 李大順 孫 健 鄒紅鈺
成 員:盧明哲 張洪生 楊 蕾 孫圣祥 王婷婷
王學棟 孟慶海 陳曉光 尤曉龍 邰 闖
劉 飛 各學校主要領導
教育局防踩踏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學校安全管理科,辦公室電話:4822322。各中小學要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分工,明確職責,制定預防踩踏事故應急預案。
2、職責及分工
組長工作職責:及時聽取事故情況匯報,立即召集領導小組成員研究、制定處置對策,及時向上級報告,負責整個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副組長工作職責:在組長的統一部署下,負責指揮有關單位人員開展事故現場救援,事故調查善后處理等工作。
成員工作職責:
(1)負責維護事故現場治安秩序;
(2)負責事故現場應急救援工作,及時通知消防、公安、安監、衛生、宣傳等部門;
(3)負責事故應急救援的交通保障工作;
(4)負責涉案人員監控工作;
(5)負責將事故在規定的時間上報上級有關部門;
(6)組織參與事故的現場處置和調查工作。
四、出現擁擠踩踏事件時的應急措施
1、學生在經過樓梯因擁擠而發生踩踏事故時,所在教師要及時切斷后面學生的通行、搶扶被壓倒的學生。
2、一旦發生踩踏,所在老師要馬上報告學校領導,學校領導接報后,立即啟動預案進行疏散。
3、對受傷學生進行逐個了解情況,一般傷情,學校應立即把所受傷的學生送到當地醫院檢查治療,有嚴重受傷者,學校要立即撥打“120”請求救助,將重傷學生送到指定醫院救治。
4、學校立即通知受傷學生的監護人,并派專人護送、照顧,直到受傷學生監護人趕到為止。
5、學校要做好其它學生的思想穩定工作,解除他們的恐怖心理,保證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
五、突發事件逐層報告制度
1、事故發生后,現場教師除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外,必須立即向學校報告,再由學校在第一時間報教育局。
2、學校在事故發生后將應急處理情況以書面形式報告教育局。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狀況和發生的時間;事故發生的原因;人員傷亡情況;處理措施。
3、任何隱瞞不報、謊報、故意延遲不報或故意破壞事故現場的,按國家有關規定對有關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善后處理
事故發生時,在組織搶救工作的同時,要嚴格保護事故現場,防止與事故有關的殘留物品、文件等被隨意挪動或丟失,因搶救人員、防止事故擴大及疏散交通等需要移動現場物件的,應當作出標志或繪制現場簡圖并寫出書面記錄,妥善保存現場重要痕跡、物證。
臺安縣教育局
2021年9月